生活世界是原初的那个洞穴, 朴素的人们生活在其中。自古以来, 众多mages,sages走出了那个洞穴, 看到了宇宙和生命的真相。由于科学革命和哲学启蒙运动的影响, 现代世界已经不相信洞穴外实有洞天福地。不惟如是, 现代人借着各种各样的意见在原初洞穴之下构造了另一层洞穴, 于是身体-心智-灵魂分居两处, 造成了分裂, 不诚实和虚无主义。在这第二级洞穴中, 有人宣称"人是机器", 有人宣称"神已经死了", 有人宣称"他人即地狱"。psyche的病伴随着pneuma的病以及根本的精神分裂在现代世界蔓延。小孩子倒是健康的, 因为他们还嬉戏在生活世界,原初的洞穴中。
绝大部分的现代科学和学术都在第二级洞穴中操作, 哲学也不例外, 直到现象学重新发现了生活世界。现代世界的病源首先在于对生活世界的遗忘。在原初的洞穴中, 只有十足的傻子才会宣称"神死了","人是机器"; 可是在第二级洞穴中, 如此宣称的竟是被称为"爱智者"的人。宣称"人是机器"或"我是神圣逻各斯的化身"的人在虚拟洞穴中建构豪宅, 自己的身体却住不进去。在生活世界中, 假如有人依据"人是机器"的原则和推论来生活, 那么结果只有两种, 或者进入精神病院, 或者进入监牢。
对生活世界的遗忘波及了人文领域, 历史学都不能幸免。现代学术的(准)自治利弊参半, 弊端在于失去了对于生活世界的relevance, 于是知识与智慧脱节了, 整全的关照被"填补空白"和支离破碎取代了。各种"鸟类学(之于鸟)"和"游泳学"应运而生。
整全的视野还能否恢复? 现代人首先要回归生活世界, 结束身-心-灵的分裂。除了古代的神圣智慧,所幸, 我们还有伟大的小说, 源自欧洲的小说传统。是小说,不是文学。小说是发现真理的, 关于生活世界的实相。小说存在的理由就是发现Being, 避免对生活世界的遗忘。小说是当今人类维护整全的最后手段, 尽管个人生存的碎片化威胁着这个理想。伟大的小说反对抒情, 拒斥表现主义和自然主义。
在生活世界这个主题上, 哲学与小说汇合了, 与此同时各自的优缺点暴漏无疑。哲学自身的限制昭然了。
可是, 小说家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重大使命, 尽管某些先知先觉者已经表达得很充分明白了。伟大的小说家和小说永远是人类文明最宝贵的财富之一。小说家是神圣的。神圣的小说家如同古典戏剧家是稀少的。在所有文学类型中, 小说自成一类, 最不受形式的限制, 因此在承载生活世界之真知的使命中必然胜出。史诗和戏剧各有其时代, 惟有小说是永恒的。
现代世界最匮乏的是psyche层面的教育, 俗称的情感教育。情感教育对人生的relevance远远大于心智层面上的教育。而反对抒情和坚持作者隐身原则的伟大小说才是情感教育的真正处所。中国没有这种欧洲意义上的小说传统, 一如没有古希腊意义上的哲学传统。在我深入西方文明的历程中, 最后省察到且哀叹唏嘘不已的是这个伟大的小说传统。关于这个传统的意义, 是我心目中的人文教育的首要内容。
在古希腊的经典戏剧和史诗,莎士比亚(欧洲人性的发明者)之外, 我向如下小说家致敬:
拉伯雷, 塞万提斯, 狄德罗, 俄罗斯双圣, 乔治.艾略特, D.H.劳伦斯, 亨利.詹姆斯, 毛姆,卡夫卡-乔伊斯-穆齐尔-Hermann Bloch-普鲁斯特, 黑塞, 托马斯.曼, 伍尔夫夫人, Penelope Fitzgerald(59岁开始写作), 福克纳, 梅勒, 索尔.贝娄, Cormac McCarthy, Primo Levi, Wasily Grossman, Dorris Lessing, Isabel Allende, Jose Saramago, Richard Yates.
另外, 另一种类型的小说家, 即电影(作者)导演: 伟大的小津安二郎, 罗贝尔.布莱松, 卡尔.德莱叶, 塔可夫斯基,布努埃尔, 阿巴斯, 安哲罗普洛斯, 特伦斯.马利克, 基耶斯洛夫斯基, 维斯康蒂, 杨德昌, 科波拉以及P.T.安德森。感谢他们丰富了我的生活和灵魂。
我对艺术感兴趣一如宗教。可是,我完全不懂诗,也不是完全理解不了,而是从来没有动力去读,因为终生没有那份读诗和写诗的心境。那种心境于我是隔海相望的奢侈品,拥有那份心境的人是幸福的,我羡慕他们,祝福他们,可不会嫉妒。我属于散文。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