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1. 临时的漫谈, 不严谨, 有待修正和澄清。

身体层面是Spirit的直接表达,signature,人的肉身是一本书,看不懂的时候人只是有一具身体,看懂了之后就不依赖这本书的物质形式了。打个比方,我得到一部天书,我不懂它的语言,那么我对这本书的拥有就总是依赖这本书的实物,我得保存好,书没了,里面的内容也就没了。假如我的意识提升到某个层面,通达了某层世界,忽然我能看懂这本书的语言了,那么这本书的内容就可以被我完全吸收,复制在脑子里。这时候我不再依赖那本书的原本了,丢了无所谓,我可以随时写出来,生成新的身体。

只有人的自我意识与肉身是在一起的。动物的“自我意识”在对应着astral body的一层天中,the world of imagination。植物的“意识”在对应着以太身的更高一层天上。矿物的“意识”在最高的那层天上。相应的,比较而言,人掌控自己的大脑意识最容易,掌控情感思想的astral body就难多了,需要修炼,进而能通过意识直接掌控以太身就更难了。最难的是人的意识完全成为身体的主人,随时可以把身体虚化,随时可以重组出来。我们以前提到的那个塞浦路斯的老人就达到了这样自如的境界。

回到刚才那个比喻,人的肉身是天书,The 天书。同样宇宙的身体是同一部天书。人的身体和世界的身体都是神的意识的signature。无论死后的普通人还是意识打通、赢得不朽的师傅,在各个层面的世界中都有工作或使命。古往今来能虹化身体的神人,多数都不再肉身驻世了。像巴巴吉是极少数,例外。其实,随着人的意识的逐层上升和逐层成为主人,肉身本身就在持续转化中。因此,在炼金术的银色阶段,身体转化为white stone的时候,就已经彻底摆脱了死亡。因为银色阶段意识回到和掌控了divine water,原初水银,life的载体。只是要到了炼金术的红色阶段,white stone进一步转化为哲人石,这时候人才彻底成为肉身的主人,随时重组肉身。银色阶段的肉身已经消除了一切扭曲,可以长生,可是不朽还不算在肉身层面实现,因为这个阶段人还没有在最高一层天上掌控肉身的意识。普通肉身——white stone—red stone, the philosopher‘s stone. 白色阶段是疗愈、恢复健康的彻底完成,红色是最终人成为神,成为一个独立的神圣单子,这个单子的存在甚至超越了整个宇宙的生成与毁灭、展开与回归“无”。天地没了,这个单子仍然在。在这个意义上,只有人是完整的神,可以成为神,高于任何一层天的天神或说大天使。

第一, 只有人有理性灵魂这个层面, 也就是只有人的“我”可以和Nous融合。对于动物nous永远是不属于它的无意识。第二, 只有人的ego意识落在了肉身层面。动物在肉身层面不会说“我”。只有人的自我意识和肉身是在一起的。这是人和动物之间的区别。因为在创世过程中, 植物和动物都是为人的出现预备的阶梯, 它们的ontological status只是作为阶梯。

神意在元神-Nous中,这是人的个体性和自我意识的源头,可出生之后元神沉睡退位,大脑意识跑到前面,自我意识落在了大脑意识中,遗忘了自己是从努斯中来的。从肉身大脑意识层面出发,人的“我”的意识再逐层上升,或者说往里逐层推进,像古典瑜伽或四禅八定的顺序一样,最终自我意识回到原神和nous中。而人的肉身这部最精微精深的天书,是在nous层面写成的。这样只有人的自我意识上升到了nous层面,才与肉身对应的意识通达融合,最后掌控了、同化了这部最伟大的天书。

在修行过程中,人就需要从唯物主义物理学思维中超拔出来,开始理解和直觉到肉身和有型世界的可见事实对应着更高层的天或神圣世界的symbols,开始用symbolic的眼光去看世界和自身。上课的时候我们就具体说说水银、硫磺和盐以及各个主要金属何以是体现神圣意识和功能性原则的symbols。从万物的象征意义来看,就会越发理解神意的无比智慧, 万物都是神意的signatures. 智慧传统中另有一门学科是参透人的身体,身体对应的神圣原型和原则,就是occult physiology 或occult anatomy。比如肝脏、眼睛和松果体……比如月亮,为什么自传和公转周期一致,始终一面对着地球?因为月亮的原型意义就是镜子!镜子总是一面对着人,除非偶尔人不愿意照镜子。没有神意的支配,这样巧合不可思议。

最高的天书就是人和宇宙的身体。灵性和物质的二元论是彻底错误,肤浅的。就西方传统而言,最明确执着终生致力于解读人和宇宙万物这两部天书、从而把医学提升到最高层次的神人,就是Paracelsus. 就颜色的象征意义,贡献最大的是歌德,诗人歌德。歌德的颜色学说,卓越的直觉能力的体现。古代医学的基础是对应原理, 以及天地万物作为神圣原则的signatures。传说中的神农和历史上的Paracelsus的使命任务就是解读矿物、植物和动物三界的象征原则以及在人身上的对应关系。

肉身也是逐步发展,植物和动物再到理性灵魂的出现都呈现在肉身的发展上,因此尽管肉身在矿物阶段奠基,却是最后的综合,神圣智慧的集成。宇宙是神的身体. 对应原理, 人是小写的宇宙,同一本天书。

这里说人最终成为神,或神子,按炼金术的说法,保有完整的个体性,尽管实现了普遍性。红色阶段肯定阳性自主原则,因此哲人石的生成不是像一滴水回归神性海洋。这个单子超越整体宇宙的轮回。Spirit真正变成自己的,也就是自我意识上升到了Nous层面, 这个时候人才成为了身体的主人。个体性的基础是spirit,理性灵魂,还不是寻常人“自己”的。寻常人不是自身生命的主人,耶稣说“还没有得到生命”,因为作为生命源头的spirit还没有进入人的自我意识,还是作为无意识推动力。寻常人活着靠着神,人成了神之后就是自己自主活着了,这叫不朽。

科幻电影的问题,作者的意识水平往往是个问题。这么说,人们都知道,大脑的潜在能力无穷,普通人只利用了一点点。这说明什么?人的身体已经是神的智慧的化身,可是人的大脑意识太有限,因此大脑的潜力大部分闲置着。随着人的大脑意识/自我意识的上升,修行逐步上升,自我意识在更高的层面扩展深化,作为结果大脑的利用率会相应提升。神人的大脑利用率很高,不是开发大脑的结果,相反,大脑利用率的提升是意识突破和进化的结果,科幻电影经常把因果颠倒了。肉身是意识表达的工具和载体,不是意识的源头和原因。

修行是有意识地经历死亡,学会死亡。这句话说的是,修行和死亡过程,虽然都是逐层分离和意识层面的递进,可是死亡过程中清晰的自我意识没了,没有跟进,因此从识神出发的自我意识和原神意识没有融合,非此即彼。修行的上升过程是这个自我意识从大脑退出来,始终在场,逐层推进,与元神合一。

进化和修行是一个多个阶段往复循环的过程。人生过程本身的炼金术,算是existential level,这个层面反映着being本身的进度;通常更被重视的狭义的修行,在人生过程之余有意识地专门修行,蒲团上的修行,可以称为ontological level,本体论上的分离。假如哲人石这些年说了什么,说的是,existential level的炼金术的意义,优先于ontological level的专门修行,是后者的前提准备,因为前者对应着being本身的进度。我们的群体主要是在世间人世生活过程中磨练的人,要充分理解人世过程自身的意义,学会在生存中升起意识,实现分离。活明白,然后修行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2. 我们关注的始终是生命的实相, 在漫长的人生河流中, 内在层面究竟遭遇了什么, 经历了什么, 转化是如何发生的以及最终指向哪里。古今中外圣贤们留下的文字教导只是中介。人的生命根本的动力和指向就是克服being和ego的疏离, 重回伊甸园。Eros源于这个根本的疏离。假如一个人感受到了这样的紧迫, 就不会把过多心理能量投向依托于文字的知识和学问。近代以来的学术体制的一个问题是, 客观性标准总是让学者滑向literalism, 如同体制性宗教总是滑向literalism一样。知识和学问也诱惑着学者们的虚荣心。

有一个著名的比方, 荣格说过, 历史上肯定很多人说过, 假如根本的实相如同一处地上的火, 不同时代和门派的人们沿着不同途径最终走向共同的核心, 由于所见有差异, 就生成大量多少存在差异的说法。那么, 你是要花一生时间做客观的学术研究, 尤其各种貌似客观严谨的比较研究, 还是顺着不同方向的指向走向处于中心的那团火?最让人发笑的莫过于“中西印比较研究”。差异本身并不重要, 尽管可以出专著论文, 指向的唯一实相才是重要的。

假如我自己就是一个完整的小宇宙, 那我最终只想透彻了解我自己, 而对历史上的各家各派的学说本身不感兴趣。我永远不会声称我研究过“佛学”、道教和坦特罗, 也不会跟人讨论王阳明究竟说了什么。我不懂。讨论文本唯一的理由是, 这段话让你、让我对于内在生命的实相明白了什么, 照亮了什么。我们可以凭着这样的指向去读书, 一起讨论, 可是尽量不要用大词作名头标签, 比如“国学”、“传统文化”、“XXX学研讨班”、“XXX宗教思想读书会”之类。假如有人问, 你解读的孔子是孔子自己的真实想法吗?我回答:我哪知道孔子自己怎么想的。圣人的话只是帮助我更多明白了自己, 明白了自己的人生。治病才是要务, 我们没时间精力单纯讨论医学。

我被我的苦恼和克服异化的渴望所推动, 不为门派所限, 读了一些圣贤的书, 只是为了know myself. 而且从来没有试图有意储存看到学到的这些东西, 而是更希望这些智慧因着内在生命的炼金术融入自己的灵魂, 成为自己的, 我就是, 因而不再需要有, 大可以忘掉。
 
我就是, 不再需要有。
话题:



0

推荐

刘云鹏

刘云鹏

341篇文章 2小时前更新

刘云鹏 男,1972年出生于山东章丘。1998年7月就职于当时尚存的中信国际研究所, 2003年12月离开。1992年至今, 致力于通过读书、思考和生命体验来追求真理。曾经热切关心社会和苍生的命运, 直到自己也成为了弱势群体的一员。。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