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聊一个话题, 关于欲望及其相关的心理病理, 也顺便回顾一下我们关于拉康和炼金术的红色阶段与哲人石象征的课程。世界源于阴阳分化, 有了阴阳分化, eros就必然成为世界和生命过程的推动力。人的生命是完整的microcosm, 小写的神。完整意味着人的生命是body、soul和spirit的结合体, 卡巴拉生命之树的四层世界的整体, 炼金术三要素硫磺、水银和盐的结合体。假如一个人经历了全部进化过程, 抵达终点, 跨越生命之树上那道鸿沟, the Abyss, 抛弃掉astral body, 不再化身成人, 那么严格说来, 那样的生命状态不再是"人"了。入世成人, 无论进化程度多高, 必定要有生命的中间层, 即soul, psyche, 这里是个体性的根据, 是多神论众神主宰的领域。众神中当然有阿芙罗狄特。
硫磺是欲望, 在累世进化的炼金术过程中, 硫磺经历不断的净化, 可是欲望不会被消除或平息。从炼金术的角度看, 完美圣人的生命状态的象征是哲人石, 我们在"炼金术与原型心理学"课程中转述了James Hillman提炼总结的哲人石的具体特征。当炼金术工作不断接近哲人石的生成时, "它的爱不断增强。"炼金术过程的最后阶段是红色阶段, "红色"当然意味着着炽热的爱和欲望。最终完善整全的生命状态绝非欲望的平息, 无欲无求的状态。恰恰相反, 由于神性的爱流经生命各个层次的过程中, 不再受ego和personality的各种欠缺的阻碍, eros表达地更充沛了。只是这样的爱不再是humanized love, 而是a stone-like love.里比多的客观化, the objectification of the libido, 就是炼金术过程的最终成就。这是真正的圣人的境界。
又, 世界之所以是美的, 美之所以存在, 并非柏拉图式的美的抽象理念, 而是奥林匹斯天神之一阿芙罗狄特始终寓居于世界之中。
我们再从拉康的视角来说说欲望的逻辑。Desire, 区别于need, 需求。欲望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条件和本体规定性, 人就是desiring being, 这跟炼金术的思想是一致的。Desire, 源于作为根本的human conditions的两个疏离。第一层是母婴分离, 也就是need和desire的分离, desire注定落空。可是人性根深蒂固地渴望恢复母婴一体的原初生命状态, 于是总是试图成为母亲的欲望对象, the Phallus, 可是欲望对象注定了没有实指, Phallus是空的。人又注定了被欲望驱动着, 寻求能满足欲望的对象, "从此过上幸福的生活"。然而, 能满足的只能是需求, 欲望总是落空。人的生命过程就活在一个换喻的链条上, 不断延伸。而且拉康始终教导, 忠实于你的欲望, 不要放弃你的欲望。这是常人的硫磺状态。第二层疏离是更深、更根本的异化, 生命之树和知识之树的异化, 也就是ego或thinking与being的疏离。人的自我落在了大脑意识层面之后, 疏离了自己的being, 无论人如何努力回归自己的being, ego和being之间总有一个缺口。人的自我意识无法全然possess自己的being。人为这样的异化所苦, 最终被迫踏上寻找真正自我的道路。炼金术的secret fire, 就是一个人终于有意识地通过内在探索去克服这个根本异化的欲望。
人活着, 以肉身形式活在地上, 硫磺始终运作, 总要欲望着什么。这样的生命热情和兴致是活着的标志。欲望平息了, 生命就死了。
接下来我们来聊聊关于欲望的心理病理学。有一种心灵病症是, 看破了红尘, 不再有欲望, 不再有热情和兴趣去寻找某种能充实生命的东西。这种状态, 经常被人们误解为一种觉醒的超脱状态。人们初学了拉康, 甚至会自我辩护说, 既然Phallus并不存在, 何必再去寻找替代品呢?硫磺可以净化, 欲望终将要升华, 人终将要升起secret fire, 致力于克服ego和being的异化, 回归伊甸园。可是, 恢复生命的完整, 克服ego和being的疏离, 并非意味着脱离人世关系, 闭关修炼。在人世生活的炼金术过程中, 人之所以能意识到自己的缺失, 几乎必然要通过关系的镜子。Eros才是人升起意识、收回投射从而恢复整全的根本推动力。在人世过程中, 在关系中, secret fire升起, 爱欲的转化才开启了生命转化的炼金术过程中最不可或缺的一段旅程。
思考一下, 创伤何以成为创伤?关于创伤, 一个现象学的描述是, "从此, 我的人生截为两段, 再也回不去了;失去了的东西如此宝贵, 以至于我觉得接下来的人生没有多大意义了, 只是活着而已。"自发的热情和兴致褪色了。哪些人身上有心灵创伤的痕迹呢?在多数人还能兴致冲冲地寻找或追求某些东西的时候, 这个人热情不起来, 至少热情不足。当然, 生命热情是强大的, 会在很多方向上寻求表达, 很多哪怕严重的创伤也不太容易全方位的压抑或生命热情。比如, 有的女人情感受挫了, "男人都不是好东西", 可是她的生命热情或许另有去处。从拉康的视角看, 创伤何以成为创伤呢?其间的逻辑是, 创伤发生之前一个人的欲望执着地指向的东西, 被创伤发生后的自己认定为就是Phallus, "我若是得到它, 就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创伤否定了那个曾经可能得到的phallus, 人生不可能有第二个这样的phallus, 于是余生这个人的欲望就熄火了。为什么创伤如此顽固地难以疗愈?因为那个失去的phallus永远失去了, 这个人此生中不再有机会体验欲望的必然落空。你可以理性地告诉他, "即使你没有遭遇创伤, 当初得其所愿, 也不会从此过上幸福的生活, 人生的功课和烦恼一仍如旧。"可是这样的拉康启蒙课没有疗愈效力, 因为这个拉康命题对这个人来说无法证实, 因为无论如何人生不可能重来一次。
大多数的心灵创伤都有家族系统的传递, 孩子出于个体良心的运作总是可能重复父母一方或更远的祖辈的创伤。当我们看到一个还算年轻的人活得特别"佛系"、无欲无求的时候, 十有八九, 这个人的心灵中有创伤, 而且十有八九又在重复上一代的命运。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