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1. 梦里想到了一个话题, "灵魂的重量"。一种普遍的人生经验是, 当人们的内在生命缺乏某种东西的时候, 就强迫性地向外寻求, 寻找到的往往是替代品, 填补不了内在的缺乏, "吃了还会饿, 喝了还会渴", 这时候仿佛灵魂缺乏重量, 整个生命缺少统一的重心, 无法达成内心的笃定和平静。在人生的炼金术过程中, 当这种先前匮乏的东西开始在化身意识中凝结的时候, 人自然地开始笃定和平静起来, 仿佛灵魂具有了重量, 于是不再急切地向外寻求用于填补空缺的替代品。这种赋予灵魂以重量的东西, 是死后可以带走、可以累世积累的东西, 是人生意义的标尺, 人生炼金术过程的真正成就。的生命的炼金术过程的最终结果是哲人石, 基督意识(古埃及的Maat)进入化身, Horus原则战胜了Seth, 古代埃及人把这种subtle incorruptible body称为djet, 相当于西藏佛教密宗所说的"金刚身"或"the thunderbolt body".

古埃及描绘的死后的场景中, 最有意义、含义最丰富的一个是称量"心"的重量。Maat女神主持, cosmic wisdom的化身(埃及的Sophia), 有多个在场见证者, 人的spiritual heart放在天平的一端, 另一端是一根羽毛, 羽毛是Maat的象征。在一世结束后, 人经历一次检验测量, 检测的是这个人在世上的人生中凝结出了多少智慧, 多少cosmic wisdom成为了化身意识, 或者说, 灵魂增加了多少重量。整个场景含义丰富、准确, 尤其其中的两个见证者, Isha夫人在《Her-Bak》中做了透彻的说明。

2. 生命智慧如何融入化身意识, 成为一个人自己之所是? 活明白, 活-明白。understood=lived. 人的"心"在生命河流的特定时候最适合接受恰当的智慧启蒙, 启蒙即illumination, 超前受教的结果是, 脑子里懂了很多, 距离活明白还有一段距离。凡是需要活明白的道理, 只能循序渐进, 没法超越, 因为让人活明白的前提是人生过程中的emotional shocks, 而人的消化能力只能一点一点地提升。

脑和心的距离, 体现在人类知识的纵轴上。信息, 具体知识, 原理, 智慧, 从外在到内在, 从具体、分化到普遍统一, 构成了知识/智慧的阶梯。大脑意识倾向于分解, 心的智慧总是综合。能融入化身意识、死后能带走的知识才是智慧, 智慧能解决心灵的饥渴和困惑; 仅仅大脑自身更多出于好奇和智力的刺激, 去寻求外在的、更具体的知识。在这个人类知识的纵轴上, 从具体理智层面上升到抽象理智层面, 脑和心的距离逐步拉近。灵性年龄越老的人, 或者内在的见证意识越清醒的人, 对外在的、具体的尤其事实性和工具性的知识越不感兴趣, 越不重视博闻强记, 越执着于普遍性的理解和能解渴的Self-knowledge. 这样的人读书的时候心灵自动筛选, 总是去抓住有益于化身意识成长的东西, 而忽略那些不能解渴和治病、无法融入化身意识、死后带不走的部分。博学多识、博闻强识, 在人群中能给自己带来虚荣的满足, 可是无益于生命的进化, 不能给心灵提供营养。

为学日益, 为道日损; 年轻人"为学", 老年人"为道"。只有在"为道日损"的方向上, 遇到一个智者, 才能"听君一席话, 胜读十年书"。什么是真正的智慧经典呢? 最可靠的衡量标准是, 读罢这样的书, 马上感觉到, 好多书都没有必要读了。

3. 谁是生命的主人? 初级阶段的人, human animal, 动物本能是主人, ego为了满足色欲努力奋斗, 甚至能在商界、学界和政界扬名立万, 内心的渴望却是美女。境界再高点, ego成了主人, 追求超越了动物欲望的现世人生目标, 基本上能掌控自己的animal passions, 比如成为政治家和著名学者。关键的跨越是下一步, ego退位, 认识到化身意识中的self、轮回中长篇章回小说的主人公才是主人, 人生的目的和意义发生彻底变化。最后一步最难的突破是, 这个内在的personal witness的ahamkara削弱, 普遍性取代了个体性, 人性和神性真正融合, 基督意识进入化身, 成为了真正的主人。

主人的位置一步又一步后退, 人逐步掌控自己的animal ka, inferior ka, intermediate ka, 逐步掌控了生命各个层次, 成为了真正的统一的主人。而只有当Horus彻底战胜Seth的时候, 人才真正成为完整、统一的一个人, 尽管普遍性已经取代了个体性。

4. the "I"和the Self:There is a considerabl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notion of the Self or Soul and the entity known as the "I". The Soul is the continuum which exists within and without all things. The "I", on the other hand, is a temporary knots, a "tying together" of different universal faculties in a particular point of consciousness. It is a center within the Self just as any object is a group of energies tied together in a particular location within indefinite space. The Soul can exist independently of the notion of particularized existence, without thought, without individuality; not so the "I", which is the center of the vibrations of thought.

5. 现代科学发现整个宇宙源于一个自身不可理解的奇点, 宇宙中的一切都源于这个"太一", 可是却把生命和意识排除在外, 认为后者是物质世界展开过程中[半路上!]偶然出现的产物, 最终只能由概率统计学来解释。生命和意识难道不同样源于"the One"? 古代所有民族传统的智者都一致认为, Life is a fundamental, universal principle, not an accident or an afterthought. 这是唯物主义/自然主义世界观和古代世界观之间的根本分歧。

 

话题:



0

推荐

刘云鹏

刘云鹏

341篇文章 2小时前更新

刘云鹏 男,1972年出生于山东章丘。1998年7月就职于当时尚存的中信国际研究所, 2003年12月离开。1992年至今, 致力于通过读书、思考和生命体验来追求真理。曾经热切关心社会和苍生的命运, 直到自己也成为了弱势群体的一员。。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