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的一个根本特征是分化, 卢曼的社会理论的主题, 社会系统由诸多赢得了自治的领域组成, 经济、政治、法律、道德、科学、艺术彼此区分开来, 各有自主的原则。艺术的自治, 比如说, 在前现代社会是不存在的、不可能的, 法律和学术等亦如此。现代性的捍卫者已经充分陈述了自治的好处和必要性, 可是对于其坏处则 不甚了了, 因为现代人不理解'古代'或传统社会。自治原则的害处之一是, 脱离了与生命之目的和意义的关联, 蜕化为某种没有根本意义的游戏; '神死了'的含义之一是, 诸多自治的领域不再受制于某种统一的目的和意义。对于在世生命来说, 最根本的永恒问题始终是, '人应该如何生活?'。现代社会的自治原则往往让人们遗忘了这个根本的生命关怀。这里先谈学术领域。
经典社会学家很早就谈及科学的价值中立性的后果, 科学在自治原则的支配之下, 可以发明出越来越多的危害人类生命的技术来, 在战争中, 人们一方面大规模使用先进武器来杀伤生命, 另一边又利用先进的医疗技术努力救治生命, 正是自治的原则帮助那些伤害人类生命的科学家卸下道德的负担, 正如现代官僚制-科层制可以缓解执行命令的刽子手的内疚一样。这些都是老生常谈, 无须多言。
现在来看人文和社会学科, 包括哲学和宗教学术。这部分学术, 按理说来, 与人的生命意义和'人应该如何生活'的主题密切相关, 而且人们往往赞赏那些将学问与生命境界融为一体的学者。然而, 由于学术的自治原则, 这个领域中的多数学术工作与人的普遍性的生命关怀距离遥远。假如一个人真诚而彻底地执着于生命的根本关怀, 又时常意识到人生的短暂, 那么即便他拥有学术天赋, 迟早也会从学术生涯中抽身出来。学术界之外的人们往往不明白其中的究竟。我们那最具有意义的例子。比如说哲学研究, 看看学者们实际上在研究柏拉图或庄子的时候都做了什么。纯粹历史考证的研究, 比如柏拉图是否去过埃及, 究竟有几个兄弟之类, 我们干脆置之不理。一类是思想史研究, 重点关心的是柏拉图的思想在历史脉络里究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通过哪些具体的思想主题以及影响了哪些后来的思想史上的重要人物;第二类是依据某种approach对柏拉图的作品进行诠释, 尤其是现代哲学家的癖好, 即依据现代人的哲学视角将柏拉图的哲学当作'现代哲学的前史'来解读, 完全无视柏拉图本人实际上关怀什么以及著述的目的何在, 这类学术就好比好色的人将<红楼梦>读作淫书一样, 当今世界多数哲学家都是靠这种工作吃饭的; 第三种学术路数是, 试图回到柏拉图本人, 摒弃历史学的兴趣, 试图'像柏拉图理解自己那样理解柏拉图', 这种目标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实现的, 而且这个'程度'是依学者自身的素质和本怀而异的。学者们始终不去做的是, 就'人应该如何生活'或生命如何上升的根本问题而言, 对我们具体的个人(在短暂的人生中, 想尽量活得有意义)来说, 柏拉图究竟说了些什么, 这些教导永远不会过时, 而且说出了其他贤者没有说出或不如他说得精当的见地。现代学者不理会这个, 而这个approach是最关乎生命的, 而且是唯一对地上的人们具有普遍意义的approach. 结果, 现代哲学家们研究了一辈子'智慧之学', 收获了很多无关智慧的知识, 自己的生命却没有经历任何提升和转化。
现代社会的各个领域获得了自治之后, 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XX家'。这些'XX家'在古代往往是闻所未闻的称呼。比如说'书法家', 现代书法家经常研究古代的金文, 可是当初书写或刻铭文的祖先们根本不知道自己是'书法家'。古代的'哲人'也不知道自己是'哲学家', 他们只知道自己是一个人, 而人是与大宇宙相对应的'小宇宙'。古人的生命关怀是, 按照某种超越性的理想和image, 尽可能把自己的生命落实成忠实的摹本。庄子写作<庄子>的时候, 绝对想不到后人会把他的书当成'哲学'来读, 更不会想到将来有些学者和大学教授终生靠讲授他的书来混饭吃; 我相信, 假如他老人家能想到的话, 他会毫不犹豫地把<庄子>烧掉, 以免误尽苍生! 圣人写书的目的是告诉人们, 人的生命是可以转化和上升的, 而且上升和转化才是生命的目的; 只要这书没有被运用于这个根本目的, 就是误用。
我常常说, 在大学课堂上堂而皇之地讲授庄子以及拿庄子或慧能做学术论文, 是bad faith, 甚至是不道德的。比喻说来, 家禽是可以上升和转化为雄鹰的, 某些成功化身为雄鹰的(前)家禽为了帮助同类, 依据自己的经验写了供后代学习的<飞行手册>; 早期没有家禽把<飞行手册>当学术来研究, 而是致力于自己的修习, 争取自己也早日展翅飞翔; 慢慢地, 随着历史地平线的不断下降, 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学者型家禽', 他们不去实际修习, 而是进行注疏之类的'研究', 而且被同时代的家禽们视为'学问人'。久而久之, 出现了数不胜数的鸡、鸭、鹅们对雄鹰的《飞行手册》的解读和阐发。再后来, 学术赢得了自治, 学术标准之一就是充分地占有和吸收文献, 博士论文的准备工作是对历代家禽解读雄鹰的著作的综述; 这种辛勤的文献工作足以消耗家禽们一生的精力, 而假如家禽们拿出那些精力的一部分来真正修习<飞行手册>, 他们本可以转化为雄鹰的, 可是这些学者型家禽们不干这个。那么, 如何才能读懂<飞行手册>呢? 显然, 家禽自己通过某种修习变成雄鹰。如何达到这个目的?当然家禽们会求助于圣人和圣书, 可是唯独徒劳无益的就是以现代学术的approach来花费大量时间研究<飞行手册>。说白了, 你若是想真正明白<飞行手册>真正说的是什么, 你大可以把<飞行手册>扔到一边, 通过无论何种具体途径来修习飞行, 当你能展翅翱翔的时候, 回过头来, 若还想翻翻<飞行手册>的话, 一读即懂, 不读也没有任何损失。历代的绝大多数注疏都是垃圾读物, 因为出自雄鹰之手的注疏必定凤毛麟角, 而出自家禽之手的学术力作没有任何价值。古代哲学和宗教圣典, 不可以作为学术来研究, 做不到知行合一, 一切都是空谈。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