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为什么争论无益? 或者说在何种情况下争论无益?

首先想起的寓言故事是'瞎子摸象', 瞎子之间的争论是毫无疑义的; 有意义的争论的前提是, '瞎子'们都承认自己是'瞎子'。可是在我们国家, 还没有经历过某些智识上必要的洗礼, 人们面对不同意见的时候, 本能反应总是自我防卫和辩护, 因此在争论中'发的热总是比光要多'。

其次想到的是, 除了视角的不同, 意见分歧的原因还在于不同的人处于前后或高低不同的位置, 比如说, 一个人在低处仰望一座高山, 另一个人在更高的山上俯视同一座山, 他们看到的景象和相应的评判是必定不同的, 可是显然争论是没有效果的。一个哲学上的幼童肯定能从罗素的哲学史中学到很多令他激动不已的东西, 当他听到另一个在哲学道路上探索已久的人痛贬罗素的时候, 不免会义愤填膺。当一个正义青年比量着中国的状况来欣赏罗尔斯的《正义论》时, 满是对这位'自由主义者'的敬仰, 而另一个(比如我)在这个领域走过很长道路并且在奥地利学派中浸淫已久的人, 看到的<正义论>不仅漏洞很大, 而且其以民主程序来为政治秩序奠基的途径是错误的和可怕的, 而且其平均主义的政策导向根本上与市场经济和私人产权是矛盾的, 因此直接斥之为'社会主义者', 那如何能与前者争论?

第三个故事是, 当年吴敬琏问米尔顿.弗里德曼, 为什么您和托宾, 分别是货币主义者和凯恩斯主义者, 竟然针对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提出相同的建议呢? 弗里德曼沉思片刻, 说道, 假如一个屋子里不只有经济学家, 还有非经济学家, 那么在讨论中你大概会发现, 经济学家基本上是一致的, 分歧主要发生在经济学家和非经济学家之间; 可是, 假如屋子里只有经济学家的话, 你就会发现不同倾向的经济学家之间存在分歧。可见, 有效争论的前提是参与者必须分享大致相同的背景和语境; 而当一个人发表了某些见解, 另一个人从公共空间的某个角落猛不丁跳出来, 如何能理解和沟通呢? 我们这里的公共空间还没有建立起文明的规则, 如同众多国人肆无忌惮地闯红灯一样, 因此多数争论都是徒劳的。

文明的第一步是, 听见不同意见的时候, 克制自己的自我防卫, 而且不要jump to conclusion. 

话题:



0

推荐

刘云鹏

刘云鹏

342篇文章 306天前更新

刘云鹏 男,1972年出生于山东章丘。1998年7月就职于当时尚存的中信国际研究所, 2003年12月离开。1992年至今, 致力于通过读书、思考和生命体验来追求真理。曾经热切关心社会和苍生的命运, 直到自己也成为了弱势群体的一员。。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