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从语言和知识的类型说起。知识分为两种, 一种是死的, 外在的、客观的, 往往可以化约为广延和度量的知识; 二是活的, 内在的体验的知识。由于自古希腊以来第一种知识越来越成为知识的典范, 第二类知识(关于生命自身的第一人称知识)越来越陷于晦暗之中。语言-术语, 在第一类知识中总是容易清楚分明地与相关经验现象形成确定关联; 可是, 在第二类知识中, 语言-术语的混乱和不准确简直是对理性的极大讽刺。比如说, 汉语中的"精神病", 这个术语是彻头彻尾的错误, 半点道理都没有。无论如何理解'精神'或'spirit', 所谓的'精神病'与'精神'都没有半点关系。类似的还有'精神分析', 也是彻头彻尾的误译, '心理分析'要比'精神分析'准确地多, 可是'心理'仍然传达不出'psyche'的准确含义。'精神'的确可能生病, 比如硬性的无神论和虚无主义, 就属于精神领域的病; 可是这些人的soul和body未必不健康。国人所谓的'精神病'究竟应该如何被准确界定和命名呢? 英文的'精神病学'-Psychiatry比较准确, 可见这种病仍然是关于psyche的, 可是这里的'psyche'的含义弹性不小。psychosis和mental illness是指称这类病的常见术语, 还算是多少靠谱; 而'歇斯底里'和'精神分裂症'这类术语就纯属乱上加乱的一些名词。貌似科学的一些糊涂术语, 在外行看来, 却像是科学和专业的外衣, 实际上反映了这个学科的落后。

主流的sychiatry是职业的medical psychiatrists发展来的, 这些医生们的基本训练是生化医学, 因此他们的思想倾向总是将心灵疾病归于物质身体和遗传基因上的问题, 而治疗方法的重心就必然是化学药物。当代迷信基因科学的医学价值的人数不胜数, 这类psychiatry已经制造了不少的科学神话。在60-70年代的反叛运动中, 反叛正统psychiatry的声音一度很响亮, 可是他们的批评基本上属于'知识与权力'的路线, 严格来说不属于真正有效的内部批评。

近几十年来西方医学界逐渐形成了一种反叛和反思主流psychiatry的声音, 主要来自clinical psychology 这个职业群体, 他们看待心灵疾病的眼光迥然不同于psychiatrist, 因为在他们的学科训练的基础是心理学, 而不是生化医学。从这条路线中已经出现了不少值得重视的著作, 让人们更清醒地认识主流psychiatry在科学和治疗效果上的局限, 并且引导人们更加关注人性的内容和关系中的爱和关怀的治疗价值。不过, 至今主流仍然没有被撼动, 合流的趋势没有出现, 争议仍然在继续。我认同这类批评的一个主要结论, 即对于比较严重的mental illness, 主流psychiatry时至今日基本上没有起到正面的帮助, 尽管像半个世纪以前对许多病人强制进行脑部手术的野蛮行为已经不多见了。对于国人所谓的'情感性精神障碍', 如单相的抑郁或躁狂, 或双相的躁狂抑郁症, 生化医学能起到必要的作用, 可是人们对关系中的情感价值的作用仍然没有足够重视。一个常见的现象是, 遭受过某种心灵创伤的人们往往需要亲密关怀的情感抚慰, 可是他们周围的健康人往往既不能理解, 又无力或不会提供。这个世上, 最匮乏的东西是心灵深处的consolation, 人人都匮乏, 都希望从他人身上或宗教偶像那里获取, 却很少人有能力、热情、智慧和慈悲来向匮乏的人们及时、恰当地提供。 

话题:



0

推荐

刘云鹏

刘云鹏

342篇文章 306天前更新

刘云鹏 男,1972年出生于山东章丘。1998年7月就职于当时尚存的中信国际研究所, 2003年12月离开。1992年至今, 致力于通过读书、思考和生命体验来追求真理。曾经热切关心社会和苍生的命运, 直到自己也成为了弱势群体的一员。。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