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1. 心理分析的目的首先是帮助人完成童年没有顺利实现的separation, 分离, 在language as the Other中获得identity和existence。假如分离没有顺利实现, 人就总是困住两个人之间的imaginary relations之中, 无休止的"我…, 你…; 为什么、凭什么你…我; 你究竟…我", 无法放弃demand, desire得不到释放, 于是自己的一部分始终没有进入existence, 甚至大部分symbolic order运作在自己之外。not-whole.

这个没有放弃直接的demand、没有在第三方秩序中获得存在的部分, 就是内在小孩。婚姻和亲密关系中的苦恼大多源于此。客观理性运作在the Other之中, 所思所想始终在这个差异和关联系统中, 感受和情感也在其中得到客观的理解. empathy, 离不开客观理性和批判理性。两个人之间的争议, 若没有第三方客观权威的介入, 永远得不到裁决。理性甚至是一种冒险, 意味着对第三方权威和秩序的信任, 如同在司法中, 争议双方必须把裁判权交给陪审团和法官, 交付给一个法律传统。

假如有人说, 没有绝对的正义, 这个the third party总可能误解我、对我做出不公正的裁决, 于是我就拒绝接受第三方的权威和裁决, 那么这个人就是outlaw, out of law. 有时候outlaw是对的, 可是没有法律的社会如何存在? 问题在于, "绝对的正义"中的绝对标准, 相当于没有完成分离的内在小孩的demand. 我们引用过多次熊彼特的名言: 一个人认识到文明社会的规则只有相对的有效性, 却毫不犹豫地捍卫它, 正是这一点区分了文明人和野蛮人。科学天才可能遭遇融入第三方symbolic order的挑战, 一个高度原创性的理论被提出来, 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一时间容易遭遇科学共同体(the established)的怀疑和抵制, 可是爱因斯坦不会拒绝the Other, 反而是通过创造性地解释, 让自己的理论最终融入the symbolic order. 假如他说: "你们都不懂。我就是对的。我干脆不理你们了。" 那他就丧失了理智。

2018年这样说过, “法官是个理解“The law of three”的职业。每天都看到正反双方陷入二元冲突中, 谁也很难升起作为第三方中和力量的觉察意识, 只好求助法官来提供。假如不在二元对立中加入The neutralizing force, 如何能看到客观真相?法官就是“三”。这样我们就能理解孔子的“无讼”的本意了。君子教育就是要发展出作为The neutralizing force的觉察意识, 一旦这份意识得到巩固, 人们从ego中心和二元对立中超越出来, 就不必去求助法官了。”

2. 我们一再追问"疗愈"和"修行"的关系, 现在做一个精准的说明。第二次拉康入门课上我们谈到作为human condition的两个根本疏离。首先是separation, 关乎母婴关系和俄狄浦斯心结, 假如俄狄浦斯心结没有得到顺利解决, separation没有顺利实现, 孩子和内在小孩就始终摆脱不了自己和the Other as desire之间纠缠不休的"你-我"二元关系, 陷入neither-nor的苦恼困境中。Neither-nor, 意思是"既回不去(母婴一体的"天堂", 又出不来。" 周日课上解释了, 只要人无意识生命的重心仍然摆脱不了separation的困境, 那么他/她的desire就总是他者的desire. 人生动力总可能是源于我爱、认同的某个他者, 被他者的欲望所推动。"我爱他/她, 所以我不能让他/她失望, 我要live up to他/她的期望, 或者他/她被自己压抑的欲望"。如课上提到的那个想成为音乐家的年轻人的案例说明的, 认同既有positive, 又有negative. 一生中认同的对象转换多次, 始终没有活出自己的desire.

人成为人, 理智清醒的subject, 就必须因着the name of the father, 完成分离, 进入symbolic order, 获得属于自己的身份位置和existence. 进一步, existence的代价是什么呢? Alienation, 源于the Other的介入的根本疏离, 对应着伊甸园的寓言的那个根本疏离。Alienation, 不同于separation, 这里是existence和being、thinking和being的疏离。人在the Other之中获得了主体性、理智和存在, 却必然疏离了自己的being, 即"我自己究竟是谁?"。
假如说separation的困境是neither-nor, 既回不去、又不能独立出来, 那么这个alienation的局面是either/or, 非此即彼, exist的时候没有being, 有being的时候没有existence和thinking. 这就是莫比乌斯环表示的分裂的主体性。假如说"心理疗愈"的主要任务是完成separation, 成为一个获得了身份位置、理性、主体性的健康正常人, 解放了desire, 获得基本的心灵自由; 那么"修行"的任务就是在转身之后, 在摆脱了imaginary, symbolic层面的对象化认同和他者的欲望的俘获之后, 在生命的纵轴上探索, 提升意识的频率, 不断克服exsitence/thinking和being之间的疏离, 克服知识之树和生命之树的疏离, 带着丰满的化身意识重返伊甸园。

明白次第。很多"修行途径"有助于心理疗愈, 可是我们要提醒自己, 假如不有意识地面对分离和成长的课题, 而是急于修行, 那么内在小孩的虚幻认同和他者的欲望会在修行道路上造成太多太多的陷阱。

3. 假如有的概念称得上是理解思想的关键或钥匙, 阿里阿德涅的线团, 在弗洛伊德那里可能是libido, 里比多, 在拉康那里Jouissance比较接近。

4. "The subject never enjoys complete possession of her/his being. There is always some distance between her/him and this being of her/his, which forbids attaining it except through that metonymy of being called desire. "

5. 苦恼的意义在于, 让人encounter with the real, 否则人活在imaginary, symbolic之中, 迷失了自我, 而且始终意识不到。苦恼是避免人彻底异化的根本保障。文明的进步尤其各个领域的意识形态, 如同《黑客帝国》的Matrix, 始终有让人遗忘自身、陷入沉睡的异化作用, 而real不可消除, what is not symbolized must return in the real. 恰恰是源于异化的苦恼让人成为真正的人, 而不是《黑客帝国》和《西部世界》中的"机器人"。

人努力试图陷入沉睡、遗忘自我, 可是real始终存在。真正的subject, "主人"意义上的subject, 是无意识的subject, 这个主体只能借助symbolic order中必定存在的缺口闯入异化的人的迷梦。人只有被苦恼唤醒的时候, 才是真正的subject, subject才真正现身。心感受苦恼。因此心是人真正的主人。

为什么拉康重要? 他说清楚了人为什么、如何注定了异化, 迷失自我, 让人陷入沉睡的机制究竟是如何运作的, 以及人醒来的可能性。ego越自信、越一意孤行, 人在异化和迷失的道路上就走得越远, 直到不得不遭遇the return of the repressed. 可是, 人何等顽强地走在迷失自我的道路上! 与此同时, 让人陷入沉睡的意识形态无处不在, 不断滋生, 越来越多打着"灵修""宗教"的旗帜。

真实的自我, 往往只是以对虚假自我的意识连续性的干扰或打破的方式现身。人的历史, 人的内在意识进化的历史, 不过是在努力陷入沉睡、遗忘自我和被迫醒来、遭遇真实之间永恒摇摆挣扎的历史。

"The subject is the void, the hole in the Other." The subject is not a positive entity, but the gap that constitutively and necessarily haunts the Other. The subject emerges only because the symbolic order remains incomplete and split. If the symbolic order were whole and if it functioned smoothly, the very question of subjectivity would never manifest itself.

苦恼必然存在, 异化不可能彻底, 苦恼本身让人成为人。到达进化的终点之前, 苦恼让人不时警醒, 让人成为人, 假如你遇到一个心灵里完全没有苦恼的人, 首先需要确认他是不是还活着, 或真地活着。

6. 近年来越来越觉得, 电影对我特别有意义。电影远非让人陷入imaginary和虚构主体, 恰恰相反, 当人在imaginary, symbolic层面的日常生活中失去与真实的联结时, 恰恰是电影通过唤起强烈的内心感受, 把人拉回了real, 获得the sense of feeling real. 生命/活着的标志是, 内在感受的强度, intensity. 艺术的直接本质不是思想, 不是让人明白了什么, 而是affects, 生命感受的强度。

2019年春我写了那篇"从sense of self 到the sense of feeling real", 人需要活着的真实感, 让自己确信自己真正活着的真实感。拍电影, 好的电影, 不是为了表达思想关怀, 而是表达这种内在生命感受的intensity, 在观众那里唤起同样的intensity, 让活在matrix之中遗忘了自我和being的人们与真实的生命恢复联结, 哪怕是暂时的联结。the intensity of pathos, 那种直接的aliveness.

电影作为一种意识形态, 有让人陷入沉睡的企图或功能, 可是好的电影总是通过对强烈感受的唤起让人面对real. 思想层面的启迪意义总是第二位的, 远不如这第一层意义重要。

话题:



0

推荐

刘云鹏

刘云鹏

342篇文章 306天前更新

刘云鹏 男,1972年出生于山东章丘。1998年7月就职于当时尚存的中信国际研究所, 2003年12月离开。1992年至今, 致力于通过读书、思考和生命体验来追求真理。曾经热切关心社会和苍生的命运, 直到自己也成为了弱势群体的一员。。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