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由于综合能力的欠缺, 人们总是抓住片段的真理, 以为是真理的全部, 从而陷入非此即彼的陷阱。在整个双鱼座时代, 人类尤其欧洲文明为世界观的分裂所苦, "理性"和"信仰"、"哲学"和"宗教"、"雅典"和"耶路撒冷"以及"理性主义"和"浪漫主义"之间的二元分裂, 甚至有哲人认为这是永恒的二元分立; 殊不知, 这是他们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和生存本身的整全的视野和理解所致。

整个现代性的历史, 世俗化和理性化的过程, 都伴随着人类的整全视野的衰落、支离破碎和必然的冲突。人类为现世物质生存的改善和征服外部世界以满足基本欲望付出了太大代价。1914年, 欧洲文明为什么陷入了虚无和悲观的陷阱以及"英国"和"德国"之间的分裂? 甚至衍生出海德格尔色彩的大陆哲学和英美哲学的分裂? [这种世界观的分裂, 在更早的欧洲文明历史上, 已经呈现为"理性"和"信仰"、"哲学"和"宗教"、"雅典"和"耶路撒冷"以及"理性主义"和"浪漫主义"之间的二元分裂。] 为什么在经济和技术进步成就最卓著的历史时期爆发两次世界大战? 魏玛共和国为什么短命? 希特勒为什么会上台? 根源在于, 人类丧失了对人的生命和生存的整全的视野和理解。一方面是英国所代表的理性主义、代议制民主和"商人文化", 由于其世俗主义, 在德国人看来肤浅无聊, 缺乏崇高精神和悲剧意识的深度, 代表着人类精神尤其古代英雄精神的衰落, 无法为人类生存提供意义的支撑。另一方面, 德国人如何恢复崇高和英雄精神、生命的悲剧深度、人生意义和救赎情怀? 德国式的学术; 德国式的"文化"; 德国式的对肤浅世俗无聊的代议制民主的拒绝, 于是像托马斯· 曼为代表的德国知识分子贬低现代意义上的"政治", 以apolitical自诩。以海德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哲学更深刻地拒斥肤浅世俗的英国理性主义, 提倡德国式的"本真性"和"向死而生"。施密特的政治神学和法学, 同样以"决断""本真性""敌我之分""critical moment"为标志。

20世纪初的欧洲文明, 陷入了英国和德国的两分和对立, 同样由于整全视野的衰落, 英国和德国各自的取向都必然具有盲点和缺陷。这一切决定了魏玛民主的短命和纳粹希特勒的崛起。人们就可以理解, 本来晦涩隐秘的海德格尔哲学何以引起德国人的共鸣, 以至德国士兵在战壕里掖着他们终生都读不懂十页的《存在与时间》! 至今仍然被奉为楷模的德国式学术, 也是一种病态的虔诚的出路。

二战之后, "商人文化"和"英雄文化"的对决终于以德国的惨败告终。德国开始了"英国化"。托马斯.曼痛定思痛, 反思自己那个时代那一代文化精英在贬低政治上的愚蠢和迷失。如今德国的代议制民主如英国一样"世俗、无聊、平庸"。二战前德国所代表的那部分崇高和救赎的情怀, 谁来承担, 以怎样的方式? 于是60年代开始了一场运动, 前端是青年反叛运动, 背景里则是世界性的古代智慧和灵性复兴运动。当然, 世俗理性主义、科学和民主政治化的学术思想仍然是世界的主流。世界大战再无可能了。因为对于人类生命和生存的视野的分裂不会恶化和戏剧化到1914年的状态了。

整全的恢复需要synthesis, 而synthesis太难了。即便Dan Rudhyar和塔纳斯等人做了综合, 世上大多数人也无论如何理解不了。这一段说明, 是启发有兴趣的伙伴们思考, 理解历史, 建立与我们的课程关怀的关联。有兴趣理解尼采、海德格尔、德国知识分子, 理解1914, 理解魏玛共和的短命, 理解历史背后最深层面的思想逻辑。这里说的背景性理解, 对于理解20世纪和当前的时代太重要了。

我花了很多年极大精力来理解"德国人"。托马斯. 曼是一个核心人物。有好的翻译过来的书, 让人放不下, 无法不去纠缠, 比如《德国历史中的文化诱惑》, 比如Peter Gay的《魏玛文化》, 比那些直接关于海德格尔、施特劳斯和施密特的著作更容易让人理解德国人是怎么回事。

德国式的"文化", 诱惑力太大, 我跟它缠斗了很多年。这是当今我们这里倡导的"perennial wisdom"和Self-knowledge的主要对手。文化和学术精英们, 之所以很难转到哲人石的方向上, 乃是因为德国式的"文化"的诱惑力太大, 尤其因为德国式"文化"对古希腊的appropriation. 若没有抑郁, 我这一生都必然掉到德国式"文化"那个极具诱惑的黑洞里了。可是, 终究, 德国式"文化"不能安身立命, 支撑不了人生的意义。无论尼采还是海德格尔, 都是有文化的病人。中国真正的知识精英大多都被德国式"文化"死死地抓住了。

何为"文化"?为什么德国式"学术文化"有那么大的诱惑力? 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大半生, 甚至一辈子。

 

话题:



0

推荐

刘云鹏

刘云鹏

342篇文章 306天前更新

刘云鹏 男,1972年出生于山东章丘。1998年7月就职于当时尚存的中信国际研究所, 2003年12月离开。1992年至今, 致力于通过读书、思考和生命体验来追求真理。曾经热切关心社会和苍生的命运, 直到自己也成为了弱势群体的一员。。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