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为什么有些人经常要"刷存在感"? 当然是因为存在感的匮乏, 而自我的存在感太重要了, 可谓心灵安宁踏实的根基。人们来到世上, (逻辑上)首先要确认"我真的存在, 真的有我, 我真的活着。" 这份坚实的存在感需要两方面的支撑, 一方面来自他人的反馈, 通过他人的反馈来肯定和确认自我的存在; 另一方面来自每个人自身的生命感受, 一种的确活着的感受, 具有一定强度的感受, 而强度与真实感(sense of feeling real)成正比。人们越以为理所当然的事情, 越不容易意识到, 就越处于匿名的被遗忘状态中; 可是, 恰恰是那些最基本不过的事实, 一旦被理性意识从匿名状态中拯救出来, 其引申含义最能照亮人世生存, 避免oblivion of being.

从第一方面说, 自我存在感的确立和强化有赖于他人的积极反馈, 尤其科胡特若说的自体客体移情。关于幼年时父母尤其妈妈的意义, 心理分析学说得越来越多, 越来越清楚透彻。这里从更一般的意义上谈谈。首先, 既然自我存在感是最基础的心理需求, 那么爱的首要的表达就是通过积极的反馈来帮助孩子或他人强化其自我存在感。于是我们就明白, 为什么"responsiveness"是一种美德, 为什么人们喜欢与具备此种美德的人交往; 日常生活中为什么人们会礼貌地打招呼, 在不关乎原则的事情上在关系中尽量求同存异。其次, 就像人们普遍缺乏爱, 大家都希望得到却无力付出一样, 人们同样渴望来自别人的积极反馈来强化自己的存在感, 却往往无力给予他人必要的反馈。一个基本的心理学规律就是, 一个人无法给予他人自己所匮乏的东西。这样, 自我存在感的匮乏就成了普遍的human condition. 其三, 由于自我存在感和饥渴和匮乏, 很多人会做出五花八门的努力去招徕他人的关注和反馈。于是我们看到, 在社会生活中, 人们总是重视排位, 争夺C位, 越不重视个体性、越突出集体价值的文化群体个人存在感越匮乏, 反而越重视名位座次; 人们为了赢得他人的关注, 有时候不惜丑化自己甚至伤害自己。在当今的互联网地球村时代, 赢得他人关注的技术可能性和手段极大丰富, 于是人们把越来越多的心理能量耗费在这项努力中。

心灵更加成熟的人会明白, 在这样的普遍匮乏的human condition中, 更可取的夯实自我存在感的途径是, 体验更本己、更真实的人生, 增强自己的"sense of feeling real", 即活得更真实的感受。人生体验的真实感尽管和自我存在感不是一回事儿, 却有助于后者的强化。那活着的真实感又来自哪里呢? 我们谈过温尼科特, 了解了false self的形成过程以及true self的相当一部分为什么会退回只属于自己的心灵内部, 这里我们就要进一步明白, 一个人的true self越多地活着, 活着的真实感就越强, 假如false self更多的活着, 真实感就越差。人们越活在刺激-反应的活动中, 所作所为所思所想越考虑他人的看法, 就越活在虚假的人生中, 就越缺乏"sense of feeling real"。为什么"中年转变"或"中年危机"是特别普遍的现象? 因为在前半生中人们应付现实生存、迎合家庭和社会期望的压力大, 更多地活在虚假自我中, 社会意义上的成功标准更多是为虚假自我设立的, 于是中年的成功人士们有一天会越发感受到或忽然觉察到, 自己的人生不够真实, 于是他们开始寻找真实的自我。另一方面, 生命的本质在于内在感受, 无论是发自内心、由内而外的快乐还是更普遍的痛苦, 这样的感受只属于自己, 他人最多看到表象; 越活在虚假自我中的人, 由于屏蔽了与true self紧紧联系在一起的生命热情的源头, 越感受不到甚至遗忘了发自内心的快乐, 而在追求源于刺激-反应的快乐的过程中必然遭遇更经常的烦恼, 因此痛苦和烦恼恰恰成了活着的真实感的来源。这样, 假如更内在、更积极的真实感来源难以彰显的话, 人们就必然不自觉地借助痛苦来维持和确保自我存在的真实感。为什么人们总是痛苦纠结? 他们需要痛苦来确信自己真的活着! 太平盛世时间久了, 人们的心灵就开始呼唤战争, 为什么? 因为越太平舒服的生活, 人们越活在人生的表层, 越缺乏真实感, 而危机的挑战大大激发了生活的真实感。这就部分解释了, 为什么在1914年几乎欧洲的所有阶层的大部分人都热切憧憬着战争, 甚至狂热地赞美战争的意义。同样, 在人类集体层面上, 人们需要危机和痛苦来强化生活的真实感。显然, 人类为这种消极的、破坏性的获得真实感的途径付出了太大的代价。

那么, 增强生活真实感和自我存在感的积极途径是怎样的呢? 发现本真的自我, 与生命的源头恢复联结, 如老子所说, 复归于婴儿。在化身意识进化的过程中, 处于不同位置、从事着不同行业、在人生戏剧中扮演着不同角色的人们, 原则上都可以从真实度低的人生状态中醒来, 寻找更真实的自我, 活出更真实更充盈的人生。我们知道, 从生命的源头开始, 人的生命从内向外有很多层次, 在卡巴拉生命之树上作为物质世界的地球是最后一层, 人的生活的真实感, 从上到下、从内向外逐层降低。这样, 真实感增强的方向就是意识不断接近作为生命源头的灵性火花的方向。为什么历史上那些接近进化终点的人们, 要通过yoga或magick的途径不断深入地探索和唤醒更内在的意识维度呢? 因为在这个深入/上升的过程中, 人越来越体验真实的生命本身, 在真实感的尽头就获得和证悟了永恒生命。葛吉夫总是问, which of you are really alive? 耶稣说: 我是世上的光, 追随我的人就不在黑暗里行走。

话题:



0

推荐

刘云鹏

刘云鹏

341篇文章 2小时前更新

刘云鹏 男,1972年出生于山东章丘。1998年7月就职于当时尚存的中信国际研究所, 2003年12月离开。1992年至今, 致力于通过读书、思考和生命体验来追求真理。曾经热切关心社会和苍生的命运, 直到自己也成为了弱势群体的一员。。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