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继续补充说明角宫、续宫和止宫分别代表的人的生命活动的三个维度, 重点说明"sense of self"的重要性。周日课上说了, 我们来到世上这个具有客观性的三维/四维时空, 是为了遭遇客观性的冲击, 只有通过来自客观现实的冲击尤其关系的镜子, 我们的化身意识才得以不断成长丰富, 高阶意识才会升起。这就决定了, 在角宫、续宫和止宫所代表的人的生命活动的三个维度中, 角宫的维度具有首要的优先性。因此正常的人生和健康的人格必然是ego和现实原则主导的, 否则我们就说"这个人精神出了问题, 这也是弗洛伊德及其ego psychology的门徒们的合理性所在。ego psychology有缺陷, 不过我们必须承认它的合理性。也就是说, 人来到世上, 是来遭遇现实世界、在自身之外做一些事情的。人来到世上, 首先不是为了闭上眼睛来沉思自己来的。

续宫的重要性在哪里?角宫具有primary priority, 为了保证角宫生命活动的顺利、专注地展开, 人必须要安心。何谓"安心", 如何安心?人的存在感、自我感和自我价值感必须稳固地确立, 这就与续宫有关了。自我存在感和自我价值感是何等重要啊!可以说, 根本上, 心理病理的根源就是自我存在感和价值感的缺失。

我看过一个电影, 女主人公车祸死了, astral body离开肉身出来, 却意识不到自己已经死了(唯物主义带来的confusion)。她以为自己还活着, 还想继续先前的生活。她能看见熟悉的亲友, 还向人们打招呼, 可是人们看不见她, 几次三番之后她陷入了焦虑和困惑的状态。最终她会自问: Do I realy exist? 我相信, 对于这种人生感受, 绝大多数人都不陌生。这是我们所有人或多或少的人生感受! 大家想象或重新体验一下这样的困惑和焦虑。这样的焦虑和困惑又进一步造成了怎样的心理后果?我们又是如何防御这样的焦虑的?思考, 我们就开始走入心理分析。
一个孩子来到世上, 心灵的成长首先需要确立自我存在感, "I really exist." 如何确立的?通过母亲的在乎和关心照料。我们这里用"母亲"来泛指妈妈和其他承担妈妈角色的亲人。

在婴幼儿成长中, 第2宫的主题是什么?"我很重要。妈妈很在乎我。所以妈妈努力理解我的需求, 来照顾我, 让我感觉来到这个世上、住进这个身体、生在这个家里很踏实, 来对了。(也因此, 借着妈妈的反馈, 我意识到了我和我的存在。)" 这是与第2宫有关的自我存在感和价值感(我很重要, 值得妈妈悉心照顾)。这是活下去的安全感的根基。检查一下自己的第2宫, 哪些行星落在这里?需求可否得到了满足?这份存在感和价值感是否踏实?

假如一个妈妈生了好几个孩子, 自我存在感和价值感的差异就可能出现。比如在重男轻女严重的文化或家庭中, 男婴受到的重视和照料的质量可能远远超过女婴, 自我存在感和价值感就会差异很大。重男轻女多么恶劣啊!那些家长可曾想到, 女孩的心灵受到多大的损害! 这是一个例子。还有其他很多导致妈妈重视程度不同的情形。我们可以想到那些被亲生父母送人的孩子、太早送去幼儿园的孩子。

成年后, 为什么第2宫又能呈现一个人的财富可能性?显然人们的赚钱活动不是在第2宫进行的。星象学著作也很少说清楚"self-worth"与财富可能性之间的确切关联。真正的关联在于, 假如第2宫状况好, 表明幼年被妈妈重视, 妈妈就尽力让幼儿活得舒服踏实, 活下去的安全感十足, 这样通过introjection, 孩子就逐渐内化与自我价值感有关的心理预期和客体关系, 一种sense of entitlements, 自己理所当然会活得踏实舒服的感觉。成年后, 这个内化的客体关系的对方从妈妈置换为这个世界, 相应的心态就是: 这个世界当然要厚待我, 让我富足踏实, 不可能让我穷困、忧心生存! 这份良好的预期或信念通常会兑现为财富。财富, 归根结底来自幼年的良好的客体关系。

续宫直接关系到人的心灵成熟和健康的问题, 温尼科特和科胡特特别关注了sense of self, 两人的思想有部分交叠, 科胡特对第2宫意识到的不多, 不过他们都高度重视关乎第5宫的议题。在下次课上我们还要深入解说。第2, 5, 8, 11宫关乎安心的任务, 这几个续宫都与sense of self有关, 其主题先后递进, 构成了安心任务的4个主要方面。安心, 何其难也! 第2宫关乎一个人最基本的安心需求, 人来到世上首先要确立存在感, I really exist, 而且我很重要, 值得妈妈来悉心照料。这里的自我价值感与金星的金牛座一面有关。金星主宰金牛座和天秤座, 自我价值感也有两个方面, 在第2宫里是更与物质身体层面有关的金牛座的侧面。

在逐步安心的过程中, 第5宫或许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我们知道, 第5宫天然对应狮子座, 狮子座的主宰行星是太阳, 生命热情、方向和意义感的来源, 整个太阳系的nuclear self, 光和热的唯一来源, 太阳代表一个人的Individuality, 一个人究竟是谁。经过第1, 2, 3, 4宫的四个阶段, 火, 土, 风, 水俱全, 孩子的人格发展完整了。第5宫的主题出现了。这个包括多个方面的完整的人格, 其具有统合作用的中心是否存在, 也就是nuclear self是否存在, 生命驱动力的来源在哪里?人生的方向和意义感如何确立、由谁来确立?这个完整的personality有没有一个独一无二、与众不同的identity, 即individuality? 自我存在感确立了之后, 在这里心灵需要得到确认的是, 我是谁?我与别人不同, 那我究竟是谁?

温尼科特强调的是, 假如孩子在第2宫的主题里安了心, 妈妈退到背景中, 不会因为自己的不自足和焦虑而强迫性的干预孩子, 那么孩子就获得了一个自由自在的独立空间, 也就是温尼科特所谓的游戏空间或过渡空间, 孩子获得了独处的能力, the capacity to be alone. 这个capability to be alone, 是第5宫孩子自我发现的前提。现实当中很多孩子在童年中始终没有获得这个自由空间和独处的能力, 一方面原因是孩子没有被照顾好, "没吃饱的孩子不愿意离开餐桌", 于是总想去找妈妈, 另一方面可能是妈妈的成熟度太低, 自足性不够, 对孩子有心理需求, 希望孩子来安慰和nurture自己, 于是即便孩子想独处游戏的时候总忍不住去骚扰孩子, 实际上以关心和指导孩子的名义来缓解自己的心理压力。假定孩子获得了自由自在的过渡空间, 具有了capacity to be alone, 第5宫的活动就开始了, 游戏和自由表达个性的创造性活动。温尼科特强调的是, 让孩子自由地展现和发现true self。孩子在这个过渡空间中, 通过spontaneous gestures, 开始自发地呈现自己的个性, 与太阳和individuality有关的倾向。这时候, 科胡特的自体心理学的议题出现了。孩子自发地呈现自己的个性(温尼科特的true self)的时候, 父母的态度如何?这里关系到, 孩子能否通过父母的积极反馈, 来获得对自己的个性和核心自我的肯定。

不幸的情形是这样的, 当孩子自发呈现自己的个性和真实自我的时候, 家长发现自己的期望和投射落空了, 原来孩子和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孩子不一样, 于是家长就不认可孩子的个性, 表达出失望, 进而试图去纠正孩子。孩子为了安全生存下去, 不得不把个性和真实自我收回去, 调整自己以符合家长的期望, 虚假自我就逐渐占据ego了。这样的结果是, 一方面个性和真实自我没有得到源于积极反馈的确认, 容易被ego遗忘, 成年后也总意识不到、找不到真实自我, 另一方面作为生命热情动力的true self一直没有"出生或问世"的机会, 在心灵内部处于压抑、愤怒的状态。

为了帮助孩子确认个性和核心自我, 科胡特说, 两种自体客体移情是必要的。第一种最关键, 即孩子通过spontaneous gestures呈现出来的individuality得到了父母发自内心的欣赏和鼓励, 于是孩子的nuclear self被看见和承认, 意识到了"我是谁", 生命热情、动力、方向和意义感就开始萌发了, 发自内心的快乐和自己特有的创造性就开始呈现出来。第二种自体客体移情, 是孩子自发地在家长身上以及理想的家长形象中找到了自己崇拜和欣赏的品质, 能激发出自己的生命热情的品质, 从而通过这种理想化的自体客体移情间接地肯定了自己的个性和真实自我。

人们通常说的"我没有被看见", 主要指的是第5宫这里的"看见". 一个人假如没有确立和发现自己的核心自我, 就如同太阳系里缺了太阳一样。人格没有统一的中心, 散了, 总觉得自己缺失了某种最重要的东西, 却往往说不出来, 生命缺少自发、充沛的热情、动力、方向和意义感, 感受不到发自内心的快乐。为了应付这种难以名状的焦虑和缺失, 很多人就发展出了自恋人格。自恋是自恋创伤的结果。更不幸的后果是, 假如一个人的个性和真实自我没有活出来, 不能感受到自主的充沛的内心快乐, 那么他/她的快乐就必然受制于环境和关系中的他人。这样的人就更容易终生在月亮和金星中纠缠, 把快乐的钥匙交给了他人和所谓的命运。一个人不快乐的根本原因, 是真实自我和核心自我没有出生, 没有活出来。一个人是否活得快乐, 首先取决于他/她是主动地活着, 还是被动地活着, "吃饭是为了活着(有自己喜欢的事情做)"还是"活着就为了吃饭(仅仅为了满足基本需求)"。

与第11宫有关的sense of self, 我在前天那篇关于个体性和集体组织的长文中已经初步提示了, 这里安心的任务就在于如何实现个性和群体归属感之间的和谐。第8宫是一个复杂的话题, 最闹心的人生领域, 我打算另外专门谈一谈。

话题:



0

推荐

刘云鹏

刘云鹏

341篇文章 2小时前更新

刘云鹏 男,1972年出生于山东章丘。1998年7月就职于当时尚存的中信国际研究所, 2003年12月离开。1992年至今, 致力于通过读书、思考和生命体验来追求真理。曾经热切关心社会和苍生的命运, 直到自己也成为了弱势群体的一员。。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