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1. 1949年两位心理分析学家说了一句关于爱的名言: All love is a demand for love. 一个人爱另一个人, 总希望也被后者爱。这样, 爱就不是无条件的, 爱在某种程度上总有自恋的成分。弗洛伊德至少在早期认为, 爱的力比多或者指向客体, 即爱别人, 或者指向自己, 即自恋。可是, 上面这句名言显然说明, 爱别人和自恋往往相互交织在一起。我们不能问这样一句公式是否正确, 而是理解在何种意义上正确。完全不求回报的爱也是常见的现象, 可是心里有没有worthiness或unworthiness的念头是另一回事了, 只要心怀这样的念头这句名言就是有道理的。庄聚贤对阿紫的爱是偏执的完全不求回报的爱, 可是这样的爱不仅没有enrich他, 相反让他的自尊更加贫乏, 爱的越深, 感觉自己越unworthy. 庄聚贤也没有超越这句关于爱的格言。什么人在爱和被爱中完全没有worthy与否的念头呢?

好, 我们再说另一方面, 显然这句格言又是错的, 因为人们见过太多违背它的爱了。有的人执迷地爱另一个人, 总是得不到爱的回报, 可恰恰因为得不到, 这个人越执着地不放弃; 又有的人对得到别人的爱充满饥渴, 这份饥渴无论如何都难以满足, 以至于他/她根本无心也无力给予对方爱的回报。这些看似反常又是常见现象的爱, 让世间无数男女陷入爱的烦恼甚至痛苦。心理分析的目的是理解, 解读这些"症状"表达了深藏在无意识中的怎样的desire, 后者又源于哪里。

事实上, 能彼此丰富滋养的爱是相互的, 这种爱的关系中爱的力比多更多地指向对方而不是自己, 也就是说自恋的成分不能超过一定的限度。科胡特的自体心理学告诉我们, 作为过度专注于自我的自恋症状源于自我存在感的欠缺和核心自我的匮乏。自恋创伤往往隐藏在几乎所有看起来与自恋没有关系的心理病症的背后, 因此我一再说自体心理学是心理分析学的核心。科胡特和温尼科特都告诉我们, 自恋创伤的根源是孩子的真实自我没有被父母看见, 没有得到认可和赞赏。"妈妈或爸爸的儿子和我不是一个人。" 孩子的自我是通过父母的镜子照见的, 没有被看见和肯定的后果是孩子缺乏自我存在感, 不知道自己的真实自我, 更容易被虚假自我所俘获, 而我们知道核心自我相当于太阳系的太阳, 是太阳作为核心人格把众行星人格凝聚在一起的, 而太阳没有被发现就让一个人的生命状态陷入缺乏统一性和坚实感的四分五裂、涣散无力的状态。现在我们就明白, 爱中的许多强迫和执迷往往源于人生早年的自恋创伤。

在通过心理分析学和星象学具体分析自恋创伤的来源之前, 我们再来看考察一下自恋是如何在两个人的恋爱中运作的。一个人为了弥补自恋创伤为什么要去爱另一个人或得到另一个人的爱呢?这里, 爱实际上是一个隐喻, 为了实现某种替代。一种情形可能是, 一个人爱另一个人, 对方积极的反馈爱, 前者借着后者的反馈陶醉在自己的光彩形象中, 他/她爱的其实不是对方, 甚至没有兴趣了解真实的对方, 而是通过对方的反馈来爱自己。It is substitution of the lover for the beloved. 另一种往往更健康的情形是substitution of the beloved for the lover, 人们fall in love的时候, 原本充满贫乏感的人由于沐浴在爱的温暖中而感到充盈, 这是人们为什么如此享受falling in love的原因。人们往往不能直接爱自己, 而要借助他人的中介。过分的自恋意味着对爱的过度渴求, 也就是desire, 这样的desire是不可能满足的, 因此过度自恋的人在爱情中总是觉得对方的爱还不够, 同时就没有充足的爱的力比多朝向对方, 时间长了双方都可能会失望, 前者的失望是对爱的desire没有得到平息, 后者失望的原因是持续的输出没有得到爱的回报。接下来我们来考察自恋创伤和对爱的过度饥渴的原因, 也就是原生家庭的早年经历。

2. 人们经常笼统地谈论家长对孩子的爱(或不爱)。这种笼统的思想习性会模糊和遮蔽重要的问题和结构性环节。结合心理分析学和星象学, 我们把家长对孩子的爱分为两方面, 一方面是最基本的保护、呵护和情感滋养, 在astrology中与月亮和第4/10宫的象征有关, 月亮又关乎流行在心理疗愈话语中的"内在小孩"; 另一方面的爱是看见、欣赏和鼓励孩子的独特的内在自我及其诸多品质, 在心理分析学中对应着科胡特所创立的Self Psychology及其对核心自我和两种经典的自体客体移情的说明, 与温尼科特的思想也息息相关, 在astrology中则与太阳和第5宫的象征有关。区分了爱的这两方面, 原生家庭问题的结构和复杂性就凸显了。爸爸妈妈爱自己的孩子吗?在有的家庭中或某个孩子的亲子关系中, "月亮"的呵护和滋养可能很充足, 可是孩子的真实自我及其内在品质却没有得到父母的看见和欣赏, 孩子理所当然地认为父母爱自己, 却忽视了家长在生命的"太阳"方面根本不爱自己。我相信在中国重男轻女严重的家庭, 女孩在原生家庭遭受的损害更多来自"太阳"的方面, 即父母根深蒂固地认为女子没有价值。在另一些家庭或某个孩子的亲子关系中, 也可能出现相反的情形, 即孩子的"太阳"被家长看见了, 真实自我得到了父母的肯定和喜爱, 可是在"月亮"的方面情感的滋养和抚慰却十分欠缺, 同样这样的孩子也会认为父母非常爱自己, 把爱的欠缺忽视或遗忘在无意识中。

美化自己的父母几乎是每个孩子幼年的生存策略。反思原生家庭的伤害是困难的, 尤其在历来强调孝道的传统中总是有道德压力, 且不提人们对血缘联结的天然归属感。大多数人只有在过了35岁甚至40岁以后才开始从情感上与原生家庭拉开距离, 开始理性的反思和心理疗愈。时候不到, 人们迟迟不情愿这样做。心理分析和疗愈领域以及自体心理学对以上日月两方面的养育创伤及其后果做了大量的探讨, 我们关注的重点是其对爱情和婚姻中的诸多烦恼的影响。

无论日月哪一方面, 爱的匮乏对孩子的人生的损害深远而又隐秘。我曾在<从人生经验中总结出来的两条心理规律>中说到, 没有吃饱的孩子迟迟不愿离开餐桌, 一个人自己所匮乏的东西就不能自由地给予他人。先从月亮或母子关系的方面看, 我们在初讲拉康的课上说过, 一开始孩子要求妈妈无条件的爱, 无论妈妈满足了孩子多少需求, 孩子总是要更多, 不过最终因着The name of Father, 孩子最后意识到自己不可能是妈妈的全部, 不可能是妈妈欲望的对象, 因此不再试图从妈妈那里得到无条件的爱, 恰恰由于这个不可避免的失望孩子才从母子的共生关系中解脱出来, 才开始参与外部世界, 进入无限延伸的The order of the signified, 才可能把需求和爱的力比多转向他人。可是, 哪些孩子迟迟不愿意放弃从妈妈那里得到无条件的爱呢?恰恰是那些月亮方面的爱严重匮乏的孩子。这样的孩子在成年后进入爱情关系, 就有可能试图从对方那里得到幼年时妈妈未曾给予的无条件的爱; 当对方呵护和滋养他/她的时候, 总觉得理所当然, 总觉得还不够, 总想得到更多。爱, 往往是transference love. 假如被transfer过来的是对妈妈的无条件的爱, 由于童年的缺乏而没有放弃的desire, 那么这样的爱情最终会不堪重负。

"太阳"方面的爱的缺失更加普遍。尤其女性。从本命星盘中第5宫的状况可以了解, 一个人的内在自我在幼年是否被父母看见和欣赏。温尼科特说, when I look I am seen, so I exist. 假如一个孩子没有被家长"看见", 她/他就缺乏自我存在感, 自己感觉自己的内在不充实, 缺乏自我价值感, 甚至如同内在心灵中有一个有待充实的空洞, 或者在有些人那里隐约觉得有一个本源的人格力量由于没有被看见和认可而被剥夺了出生的权利, 充满了表达不出来的压抑和愤怒。我们知道, 第5/11宫特别与恋爱有关, 第5宫的主题是giving love, 第11宫的主题是receiving love. 为什么第5宫好的人更能自由地爱别人, giving love, 而不过度自恋呢?因为她/他幼年从家长那里获得了充分的肯定和赞赏, 自我存在感和自我价值感相对充盈。假如童年的经历相反, 那么这个人就更可能陷入自恋的牢笼, 自恋源于自恋创伤, 自恋就是自恋创伤, 于是在进入爱的关系之后, 他/就试图从对方那里得到无条件的爱以表明自己的自我价值, 证明自己是可爱的、值得爱的, 当初父母错看自己了。"太阳"和第5宫所表明的匮乏越严重, 内心里那个有待充实的自我价值的空洞越大, 他/她在爱情里从对方那里渴求得到的爱的无条件性就越高, 而由于这种对爱的desire无法被彻底充实, 因此这个人就始终没有心力去爱别人。

没有任何人能给予他人无条件的爱。正是因为妈妈对孩子做不到, 孩子的人生才真正展开, 孩子才进入了世界。对无条件的爱的desire, 对成年人来说, 通常源于原生家庭的养育的缺失, 当然也可能有更深的往世经历的创伤。"太阳"和第5宫的缺失或许更难被反思和处理, 障碍源于虚假自我所建构的防御, 因为核心自我假如没有顺利出生和成长, 更多比重的虚假自我就会取而代之, 这部分虚假自我在自我认同的帮助下, 不愿意被消除, 可是假如虚假自我的防御不被成功解除, 隐藏在压抑中的真实自我就得不到本真的表达, 这个人就不容易感受到由心而发的快乐和其他情感, 而隐藏得久了那个一直被压抑的内在自我就会继续积累压抑和愤怒, 直到有一天勇敢地挺身而出, 为自己争取自由。

话题:



0

推荐

刘云鹏

刘云鹏

342篇文章 306天前更新

刘云鹏 男,1972年出生于山东章丘。1998年7月就职于当时尚存的中信国际研究所, 2003年12月离开。1992年至今, 致力于通过读书、思考和生命体验来追求真理。曾经热切关心社会和苍生的命运, 直到自己也成为了弱势群体的一员。。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