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世上的人们大多活在外在事功的层面上, 努力证明“我比他更强”, 终生被“寻求承认的欲望”所支配, 无法逃离主奴辩证法, 当然人们总是求助于“生存压力”为自己提供辩护。耶稣总是一再说“天上”与“地下”的区别, 塔罗牌说的就更直接了, “吊人”是走向觉醒的必经阶段。进化是唯一的主题, 人来到世上既不是追求成功的, 也不是寻找幸福的, 而进化的实质是“soul”中的意识的进化, 意识的进化则是emotional shocks和inner struggles推动的。可是, 执着于外在事功的人们活在海德格尔所说的“常人”的境界里, 不自觉地内化了一套价值观和评判好坏的标准, 不仅不去主动面对和积极处理内心感受层面的问题, 而且总是去评判自己, [人们在评判他人之前必定已经评判了自己], 每当“不良情绪”升起的时候, 就告诉自己“我不应该这样”, 不去接受和理解, 作为觉醒的契机, 反而急于纠正、治疗、回避和否定, 起码尽量不让别人看见, 于是出现各种“战胜抑郁”或“征服心灵问题”的荒唐, 尤其是靠“意志力”或“振作起来”这样愚蠢至极的自我激励。究竟恐惧什么呢?为什么不去接受和理解, 积极地处理, 完成生命的炼金术工作?孔子说的“小人”就是这样的, 而“君子”没有恐惧和忧虑。

一旦人们执着于外在的事功, 不去积极接受和处理内心感受的问题, 他们就在心灵的阴影里积累越来越多的问题, 很多时候这种策略貌似成功, 他们感觉不到困扰, 只不过将问题堆积在心灵的地下室里。堆积在阴影和地下室的内心感受层面的问题不会自动消失, 会被投射到关系中, 最糟糕的是, 往往要通过某个孩子活出来。孩子, 总是要把父母没有主动处理的问题、阴影中的心理能量活出来。可怜的孩子!而最荒唐的是那些父母自己浑然不觉, 却对承担着救赎父母的任务的孩子说: 你不应该这样!这孩子怎么这样呢?!这孩子怎么“不像我”?!为了孩子, 但愿每一个成年人都能审查自己的阴影和地下室。

所有的痛苦烦恼的感受, 都是人世间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表达出来, 面对它们, 接受和理解, 一点都不丢人。相反, 觉醒恰恰是通过这个正面理解和处理的过程发生的。没有任何负面情绪和病症[注意古人关于“病”和“疾”的区分]需要人去“战胜”和“征服”, 顽强和毅力更是扯淡。它们都是需要人倾听的呼声。首先去倾听和接受。一旦彻底接受它, 它就开始向反面转化。

耶稣说, do not judge (people). 所有人内心深处都有一个没有长大的孩子, [因为所有父母都在评判孩子], 于是所有人一生都在等待遇上一个不评判自己的“容器”, 恢复被阻断的成长。心理疗愈的前提就是这样的容器。可是人们一方面在等待寻找这样的全然接受自己的容器, 另一方面又克制不住自己天天评判他人。

当一个伙伴勇敢坦诚地分享自己的人生体验和内心感受的时候, 这是无私的分享, 帮助我们成长。可是我们学会了倾听, 放下了评判?总是有这样的反应: 这人怎么这样啊?![我就不这样。] 她/他不应该这样。甚至她/他这样乃是因为愚蠢, 自己看不到的盲点, 我却看到了, 假如我告诉他/她, 他/她就不会这样了。这样的反应多么地自以为是啊!我们不了解这个伙伴的那些自动程序、不了解她/他过往的几十年是怎么过来的, 不了解她/他背负了多少家族系统甚至更大的人类集体的负担, 我们能评判什么呢?!

通往觉醒的路没有任何捷径。没有任何宗教组织和导师能为学生提供捷径。自由度的扩展是一点一滴赢得的。我们的课程一开始就强调“不要急于超越”, 目的是回到当下的人生里, 接受和理解, 尤其关系中的功课, 我们很多人已经遭受了很多苦难, 我们已经经历了很多关系, 只是我们还没有及时理解, 因此我们不能白白受苦, 而是首先学习生命的炼金术。

话题:



0

推荐

刘云鹏

刘云鹏

341篇文章 2小时前更新

刘云鹏 男,1972年出生于山东章丘。1998年7月就职于当时尚存的中信国际研究所, 2003年12月离开。1992年至今, 致力于通过读书、思考和生命体验来追求真理。曾经热切关心社会和苍生的命运, 直到自己也成为了弱势群体的一员。。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