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心灵健康的首要前提是, 由内而外地感受到自己的人生有意义。这个意义感不是由理性赋予自己的, 而是与鲜活的生命力、热忱和自信联结在一起的。人生有内在的意义, 人才可能坦然接受这个现实世界和个人命运, 积极面对人生中的烦恼、辛劳和挑战, 不去怨天尤人。最致命的病态就是虚无。一旦虚无感主宰了人的心灵, 人们就找不到接受这个世界和命运的理由, 任何烦恼和苦难都没有积极的价值, 因此都没有理由去接受, 更谈不上积极地应对。这时候, 人们心灵中就经常出现这样的话语: 我不应该XX, 他/她不应该YY(对待我), 这个世界不应该这样, ……。一旦“(不)应该”这个词儿时常出现在心灵的话语中, 这个人就与烦恼结缘了, 快乐就远离了。智者的词典里没有“应该”这个词, 一切皆有其自然, 道法自然。

真正活着的人总是觉得生活有意义, 自生自发的热忱、动力和意义感赋予了这样的人心灵中的宁静和快乐, 这份快乐和宁静源于本己的aliveliness, 因此不受外部条件的左右, 是自由自主的, 很难被外部遭遇所剥夺。生活在虚无感之中的人们, 快乐仅仅来自欲望的满足, 而这种满足往往需要外在条件的配合, 假如外在环境或他人没有配合, 就必然生出愤怒和怨恨, 因为他们本来就没有自主的快乐, 因为他们虽然看似活着, 实际上早已经失去生命了。婴儿来到世上的时候, 生命大多是鲜活的, 可是在长大成人的过程中, 很多人却失去了生命(aliveliness)。生命是如何失去的?又如何能重新得到?如何找到生命的意义的坚固基础?这是我这一世的人生体验、思考和实践的唯一主题。我这一世为此而来。为了这个人生主题, 我的后半生还有大量的工作有待完成。这是一条真诚彻底地探寻生命智慧的道路, 也是不懈地理解创伤和探索疗愈途径的道路, 是这个时代很多伙伴们共同实践的道路。

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根本分歧在于being vs. having, “孩子” want to have, “成年人” want to be. 在中华巨婴国, 父母们多是心灵上的孩子, 成功的目标就是更多地拥有那些与内在的being无关的东西, 这种价值观和人生观决定了, 巨婴国的主流教育模式是“成年了的孩子”教育“未成年的孩子”, 竭尽全力阻止后者真正长大成人。好的教育的目标是造就人, 人的being, 而每一个孩子的内在心灵中都有一个等待成熟、成就的成年人, 而教育者的责任是看见孩子心灵中那个潜在的丰满的成年人, 帮助他/她顺利出生和成长。巨婴国教育的悲剧在于, 很多人一直到成年都没有真正出生, 更不用说长大, 终生都在相互模仿。更可悲的是许多致力于财务自由的父亲们, 他们自称自己的努力是为了给孩子留下财富, 终年忙碌, 却始终不参与孩子的成长尤其是心灵成长。他们看不到人的being, 只是以为人的幸福快乐取决于having, 占有、拥有地位、财富、荣誉和仅仅装在脑子里的那些外在的学识(这些外在的学识根本无益于人的being的提升)。记住这句话: Child wants to have; adult wants to be.

话题:



0

推荐

刘云鹏

刘云鹏

342篇文章 306天前更新

刘云鹏 男,1972年出生于山东章丘。1998年7月就职于当时尚存的中信国际研究所, 2003年12月离开。1992年至今, 致力于通过读书、思考和生命体验来追求真理。曾经热切关心社会和苍生的命运, 直到自己也成为了弱势群体的一员。。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