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1. 我这一生是个疗愈者, a wounded healer, 这一世又是补课来的, 所以我不在社会层面做关乎人们通常以为的修行的事情。或者说, 我是个病人, 试图帮助病人, 至于更高级的工作, 我也顾不上、够不着。自己私下稍加探索, 也不愿意公开讨论。"病人"也有优势, 就是有切身的问题和问题意识, 不会陷入无聊的好奇、学术和智力游戏, 而且在生命进化的事情上不会舍近求远。有过"失去生命"的体验, 就会不懈追问"what is life?", 就会去理解耶稣所的"得到生命"究竟何谓, 就会往纵深处探索生命的来源。健康人没有这样的经历, 就看不到生命的纵深, 总以为觉悟指向另一种境界, 另一个地方, 于是就舍近求远去"灵修"。其实, 觉悟就是一个事情, 耶稣说的如何"得到生命"。没有失去过的健康人往往以为自己早已得到了, 实际上未必。迷恋灵修的人中有很多是舍近求远的健康人。

我为什么告别学术?因为现代学术远离了生命关怀, 不治病, 不解渴。我是病人, 寻找的是解渴的药。我的病是真的, 因此不会被假药蒙骗, 也不会理会药的标签和包装。一本书, 只有它能帮助我理解生命和人生、能解渴、能治病, 我才会关注。我不是学者。我是病人和医生。人生最宝贵的体验之一是抑郁。抑郁是通往觉醒的最佳入口。这是我要传播的福音, 尤其对那些陷入心灵危机的青少年。耶稣说: 康健的人不需要医生, 我来, 本是来救病人。我就是这样的病人。因此即便我一无是处, 可是总保留了一项品质, 即诚实。这样就轻易不受虚荣的诱惑。耶稣又说: 我还有许多话要告诉你们, 只是你们现在还承担不了。目前我还承担不了的事情, 我不会好奇。同样, 目前我承担的了别人却承担不了的事情, 我也克制自己, 不去告诉她或他。

再次提醒世上的健康人, 没有切身的问题意识, 或说切身的痛, 就容易被好奇、虚荣和假药所俘获。灵修的群体中当然有进化程度高的真人, 但多数是舍近求远的贪婪的健康人。而且, 据我观察, 越执着于灵修的人骨子里越往往是唯物主义者。承认自己有病, 不会让人失去任何宝贵的东西, 只会让人收获真正的问题意识、分辨真假药的能力以及活出自己的自由。无聊的好奇和虚荣是生命的死敌。

2. 与太阳系行星的循环相一致, 在一生中, 意识层级的提升有三次最典型的时刻, 第一次发生在30岁土星第一次回归的时候, 在土星回归之后的十年里人们最好经历emotional crisis, 借着危机实现意识由emotional 向mental 层面的上升; 这样在39-42岁天王星运行半周的时候, 天王星的能量就可能强烈触动心轮、喉轮和眉心轮, 意识频率发生第二次跃迁; 当凯龙星在51岁回归原位的时候, 意识层次可能发生第三次提升。在中年危机(42岁)前后, 仍然在情感层面上没有摆脱虚妄和愚蠢的人们, 最宝贵的机会就浪费了。[我在2014年42岁之前经历了从眉心轮到心轮的三次强烈体验, 如今知道了这与天王星有关。]

3. 我是一个后知后觉的人。很晚才开始理解人生, 可是理解的步伐经常落后于人生剧本展开的进度, 所以一直活得很狼狈。可是, 彻底的真诚总是能带来回报, 即便灰头土脸、疲于奔命地结束一生, 这一世也值了, 了无遗憾。我来过, 经历过, 思考过, 努力过。

一本关于卡巴拉主题的书中说, 修行无他, 就是将所有的reactions转化为proactions. 这个过程只能在人世间, 尤其在关系里, 而且是何等的漫长和艰难啊!逃避和退缩当然不是proactions. 这个过程也是dying to the world的过程, 走完了这个过程的人就"得到了生命"。

话题:



0

推荐

刘云鹏

刘云鹏

341篇文章 2小时前更新

刘云鹏 男,1972年出生于山东章丘。1998年7月就职于当时尚存的中信国际研究所, 2003年12月离开。1992年至今, 致力于通过读书、思考和生命体验来追求真理。曾经热切关心社会和苍生的命运, 直到自己也成为了弱势群体的一员。。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