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古人区分了"the world of becoming"和"the world of being", 前者是"the world of effects", 后者是"the world of causes". 这种区分只是一种方便, 绝非对应着现代人的代表康德所说的"现象界"和"本体"; "流变的世界"只是普通人借助感官所能"看到的"世界, "the world of being"并非位于"流变的世界"背后的无法成为认识对象的本体。只有唯一的实在(reality), 这个实在是多维度的, 这些维度构成实在的纵向等级(hierarchy), 这个实在的hierachy对应着人类经验的可能形式的hierarchy, 后者就是人的生命进化的阶梯。随着人在这个进化阶梯上的逐层上升, 唯一的实相自身的各个纵向维度逐次向人呈现, 直至最根本的实相本源被直接感知。可见, "the world of becoming"和"the world of being"的二分法是一种不准确的方便。形而上学(meta-physics), 即"后-物理学", 在"古人"那里, 对应着"metaphysical reality", 如同物理学对应着"physical reality"; 可见, "后-物理学"和物理学一样都是自然哲学甚至是经验科学, 只是不同层面的"自然", "形而上学"不是"玄学"。古代印度的形而上学知识记载于几部吠陀中, vedas, 印度精神传统的基础, 其名称的词源是动词"vid", 意思是"to see"(看见)和"to know"(晓得), 也就是说, 圣典中的"形而上学"知识仿佛是亲眼看见的。谁看见的呢?某些超凡入圣的人, rishi, 这个词源于动词"dric"(to see), 于是rishi就是"one who has seen", 翻译成英文, 就是古代东方和西方世界中同样地位显赫的"seer"。古希腊文明中同样存在着类似的词汇和概念, 即"Idea", 这个词的词根是"id", 与印度的"vid"同义, 因此"Idea"的希腊语本义关乎"a knowledge based on seeing". 汉语学者用"相"而非"理念"来翻译这个词, 显然可取。

"形而上学", 从"古代"的含义蜕化为"现代"的含义, 首先就是从"a knowledge based on seeing"转变为了"抽象理念"。现代哲学家不承认存在metaphysical reality, 他们认为普通人的经验世界是唯一的实在; 可是他们当然明白, 这个经验世界的根据(假如不是在科学解释的意义上, 起码在道德意义上)不可能在这个世界之中被找到。[牛顿之后的科学解释只涉及亚里士多德的运动因, 即以"how"取代了"why"。] 为了为这个世界给出在理智上和道德上合理的、有意义的解释, 哲学家们不得不在头脑中虚构了一个位于"现象界"背后的"本体界"(Noumena), 于是"形而上学"成为了关于这个本体界的本体论, 形而上学也就成了玄学。从此, "本体论"和"形而上学"在意义上开始混淆不清。

至此, "形而上学"的含义在现代哲学中的蜕变还没有结束。在康德之后, 知识意义上的"形而上学"失去了合法性, 他的"道德底形而上学"由于其必然的形式化也受到了激烈批评, 因此作为"玄学"的"形而上学"[在德国哲学中的'斯宾诺莎复兴运动'式微之后]由于失去了合法性而逐渐在现代哲学中消失了。可是, "形而上学"仍然在另一个意义上延续着生命。这个意义指的是什么呢?在以物理学为代表的经验科学成为了合法知识的典范甚至标准之后, 人们逐渐明白, 自然科学不可能一劳永逸地对经验世界的整体做出解释, 科学理论处于不断改进之中, 甚至科学的划界特征就是可证伪性, 一种原则上不能被经验否证的理论不可能是科学的, 因此科学理论只是暂时正确的。在这样的知识论背景中, 凡是声称能涵盖经验世界整体的先验正确的理论系统, 比如著名的德国辩证法, 就被哲学界赋予了"形而上学"之名。最后, 在尼采宣布"神死了"的时候, "形而上学"在西方哲学中也寿终正寝了。从此之后, "形而上学"成为了一种无可质疑的错误。20世纪的哲学家中也有人试图"复兴形而上学", 可是他们的"形而上学"或者是某种本体论或存在论, 或者是一种抽象的概念体系, 而这个体系根本没有解释整个世界的雄心。

众所周知, 莱布尼兹和黑格尔是最著名的致力于融汇古今的大哲学家, 而且后者的确具有不凡的关于"古代"的知识, 因此鉴于"形而上学"的古今差异, 黑格尔的系统哲学就注定了在现代哲学中的不幸命运。仅仅从现代哲学的反形而上学的立场来评价黑格尔, 算不上公正。理解黑格尔的前提是, 理解Jacob Böhme以及黑格尔对他的解释。

[Eric Voegelin关于古代形而上学的立场居于这里的"古代立场"和"现代玄学"之间, 他贡献了非常有启发的诠释。鉴于我们一直在原型意义上使用"古代"和"现代", 因此对于哲学史上古代的形而上学, 实际情形位于Eric Voegelin和这里的"古代立场"之间, 可是无论如何, 其基础在于直接体验。]

话题:



0

推荐

刘云鹏

刘云鹏

342篇文章 306天前更新

刘云鹏 男,1972年出生于山东章丘。1998年7月就职于当时尚存的中信国际研究所, 2003年12月离开。1992年至今, 致力于通过读书、思考和生命体验来追求真理。曾经热切关心社会和苍生的命运, 直到自己也成为了弱势群体的一员。。

文章